根据测算,预计三季度净利润359.13亿元-379.13亿元,环比变动-4%-0.8%。
对于业绩预增的原因,公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抓住油价上涨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增储上产,提质增效,取得积极成效。油气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成本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利润水平同比大幅提升。
中海油业绩受油价波动影响较大。今年上半年,地缘政治冲突叠加原油供需偏紧,国际油价宽幅震荡。上半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104.94美元/桶,同比上涨61%。第三季度,油价开始回调。截至10月15日,WTI 11月原油期货收盘下跌3.50美元,跌幅3.93%,至85.61美元/桶,而布伦特原油12月合约下跌3.11%,至91.63美元/桶。
10月5日,疫情发生后首次线下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将石油输出国组织11月和12月的石油产量配额比8月份减少200万桶。同时宣布此轮减产协议框架有效期延长至2023年12月底。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黄柳楠在10月1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过去几周美欧关于成品油裂解的价差大幅走强,WTI-西加价差已经走强至历史高位,双重印证了美欧原油供应短缺。此外,9月中旬以来,全球原油贸易量快速增加,市场表现出强烈的备货热情。主要运油航线运价继续攀升,后续油价预计将呈现“三季度回落,四季度反弹”的走势。从宏观角度来看,中长期油价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本届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的决定将再次延缓油价的下行趋势。
证券分析师周泰在8月1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截至2023年,资本支出不足是导致全球原油供需紧平衡的主要逻辑。据统计,七大原油龙头公司2021年上游资本支出合计558.14亿美元,同比下降4.99%。低碳转型背景下,原油上游资本支出难以大幅增长。随着原油资源的消耗和投资的减少,原油供给将边际减弱,而需求端目前难以被新能源快速替代。预计2022年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约为108美元/桶。
同时,周泰指出,与中石油中石化相比,中海油单一的勘探开发业务结构,享受着高油价上涨背景下的业绩红利。除了油气勘探和开发,中石油和中石化还涉足炼油和化工业务。石油炼化行业是原油开采的下游,高油价导致的高原料成本会拖累业绩释放。2022Q1,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9.98%和19.25%,中海油为58.38%,明显高于前两家。
低成本是石油公司抵御油价波动风险提高利润的关键。2022H1中国海洋石油每桶油的主要成本为30.32美元/桶油当量。在国际油价上涨61%的情况下,桶油主要成本同比仅上涨4.6%。信达证券分析师在8月2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海洋石油服务行业仍然相对过剩。虽然油价有所上涨,但油服运营成本上涨有限。随着公司不断加大勘探和开发力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