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不仅是人的生理需要,而且受人的意识控制。宝宝的控便意识还没发生的时候,生理需求占主导。排便是一种反射活动。如果经常抑制排便反射,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会逐渐失去正常的敏感性。1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因为贪玩而忽视排便,以至于粪便在大肠停留时间过长,粪便中的水分被吸收,变得又干又硬。导致不容易排出,这也是便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尽早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很重要,养成早上定时排便的习惯。必须注意的是,孩子排便的自控意识比排尿形成的早。
7个月后,孩子已经学会独立坐,坐得更稳了。一般孩子排便前会有征兆。他们可能会突然眼睛周围发红,发呆,扭动身体,嘴角向两边推,甚至还会放几个屁。这时候可以练习孩子在盆里排便,大人可以帮他。一旦孩子排便了,一定要亲吻他,这样孩子会逐渐知道父母喜欢这样排便,感觉很舒服。以后,父母会把孩子放在便盆上每天排便的时间差不多,用语言和表情示意孩子用力向下排便。几周后,只要孩子一坐在便盆上,他的神经系统就会产生阈值反射,促使他用力向下排便,从而形成每天坐在便盆里的好习惯。1岁以后,逐渐训练孩子用语言表达排便。这样的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家长要有耐心。如果训练得当,孩子可以在2岁左右完成如厕训练。
尽量把排便的时间安排在早上。每次坐盆,保持5分钟左右,不要超过10分钟,以免引起孩子反感。孩子1岁后,可以买一个小马桶圈,戴在大人的大桶圈上,训练孩子坐马桶。如果父母训练有素,饮食没有特别的变化,孩子会在固定的时间排便。一般来说,孩子在2 ~ 2.5岁就能很好地控制大小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