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对于究竟是哪路资金通过比利时这样大手笔购买美债,各种猜测都有,众说纷纭。所以,关于美债的国际资本流动,还是有很多猫腻在里面。比如,一直有一些小道消息传闻,我们除了公开在我们名下的美债之外,我们在欧洲也有一批不知道具体规模的美债,主要是通过英国和欧洲的一些清算系统来交易。 并且,还有一些小道消息传闻,早在去年,我们在欧洲的这些美债,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抛售。当然这只是小道消息,未经证实,具体情况如何,我们也不太清楚。所以,别看我们去年抛售美债规模并不算太大,但实际情况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至少可以肯定,今年我们连续6个月抛售美债,持有美债规模也跌破万亿美元这个重要关口,这已经说明,我们抛售美债的行为,已经是公开化了,并不需要什么遮掩。此外,美债市场每天交易量非常庞大,有买就有卖。 在进入5月份之后,美债过去两个月,一直在围绕着3%这个重要关口来回震荡拉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3%,我在3月份就跟大家分析过,这是过去十年的美债收益率天花板。所以在这个重要关口,大量国际资本都会进入其中,参与角逐。所以,在3月和4月的集体抛售潮后,美债市场进入5月,整体围绕着3%收益率来回震荡拉锯,可以看到,虽然当前抛售美债的资金非常庞大,但也意味着有一股与之相匹配的接盘资金在维持着美债市场不崩。美债市场参与资金是非常多元化。 当前抛售美债的,大都是以之前美债的持有者为主,基于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美债大跌后,所自然做出的一种抛售选择。而接盘美债的,则是以一些新进资金为主,基于美联储激进加息,美债大跌后,有一些资金认为美债已经跌到头了,收益率已经见顶了,所以就进场抄底。这就好比一支股票,出现暴跌,在跌到半山腰的时候,仍然会有人抛售,也会有人进场抄底。 未来是未知的,你不回过头看,而在事情刚发生的时候,你也并不清楚当前是已经跌到谷底了,还是跌到半山腰。所以在金融市场里,市场的预期和判断永远是有分歧的,有人看涨,也会有人看跌,因为预期不一致,才会形成买卖交易。所以,简单说抛售美债的以存量资金为主,认为美债价格还没跌到位。
接盘美债的,以增量资金为主,认为美债价格已经跌到位了,就进场抄底。除了这种基于美债涨跌预期来操作的资金,还有很多是基于其他各种原因去抛售和购买的资金。这里再简单说一下其中逻辑。在这次日元大幅贬值之前,日元作为避险货币,是依托于日本央行无限印钞,会支撑日债价格,所以虽然日债长期维持0利率,但仍然有大量国际热钱会购买,作为避险之用。 并且,很多日本的大资金,比如险资,会通过日本低利率环境,低息融资日元,然后兑换美元,去购买美债,这样就可以吃到日元和美元的利差,进行套利。而因为是套利,这些大资金把日元兑换成美元的同时,就需要下一些做多日元的期权进行汇率对冲。这样的日美利差套利模式,要成立是建立在几个前提:1,日元汇率要保持稳定,不能大幅贬值。 2,日债价格不能大跌,日本央行必须无限印钞兜底。但今年因为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这两个前提都不复存在。日元汇率持续极大幅度贬值,而日债虽然有日本央行无限印钞兜底,但也一度跌熔断。这里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只要抛售日债的资金越多,日本央行就要印更多的钱去给日债接盘,这会导致日元贬值压力越大,进而导致抛售日债资金越多。 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在美联储结束激进加息之前,是很难被打破。这也是日本长期实行用安倍经济学包装的MMT货币理论,来无限印钞,进行债务货币化的强烈副作用。让日本央行已经沦为只能印钞,缺乏灵活货币调节空间的傀儡。总的来说,因为日元汇率大幅贬值,提高了日元汇率对冲的成本,才导致大量日本大资金选择抛售美债,回流日本。 这是日本资金抛售美债的一个逻辑。此外,接盘美债的资金,有一部分也是建立在美国满世界拱火,比如拱火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地缘形势恶化后,有一部分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但这些回流美国的国际避险资金,并没有完全跑去买美债,一部分成为美国天量逆回购的一部分,一部分可能跑去抄底美股,一部分则才是抄底美债。 美联储当前的逆回购规模,仍然高达2.19万亿美元,也就是这么多的资金宁愿跑去借给美联储,也不愿意去买美债和买美股。当前美国金融市场早就已经乱套了,估计得等哪天美联储的天量逆回购归零恢复正常后,美国金融市场才有可能稍微恢复点正常。 所以,虽然美国满世界拱火,配合美联储激进加息,美元指数也确实出现大幅飙涨,有大量资金回流美国,但美债的走势跟美元指数并没有太强的相关性。 美债的问题
另外,美债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利率倒挂的问题。可以看到,美国当前2年期-5年期-10年期的国债,期限越长,收益率反而越低。而正常来说,应该是债券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才对。关于美债收益率倒挂的成因,我之前有详细分析过,我这里简单,说个通俗说法。美债不同期限的收益率,也可以视为市场认为这个期限内,利率会维持在什么水平。 比如说,当前美债2年期收益率是3.16%,基本意味着市场认为未来两年内,利率整体会维持在3%收益率以上。事实上,美联储今年就很有可能加息到3%利率以上。美联储最鹰派的决策者布拉德,最近甚至认为,今年底美联储可能会加息到3.75%-4%。美联储短期越激进加息,会导致短期债券收益率上涨幅度更大,因为这代表短期的利率预期。 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看到不单单是美联储这一两年内的加息,更重要的还得看10年后美联储的利率水平会维持在什么水平。因为市场一些投资者已经开始预期,本轮美联储激进加息,会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所以他们认为美联储明年下半年就会开始降息,来重新刺激经济。这种预期经济会衰退,不得不降息,会导致市场压低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预期。 说白了,市场不认为美联储未来十年会一直维持在3%以上的收益率。这就会导致当前短期债券的收益率,涨幅远大于长期债券收益率,进而形成债券收益率倒挂。所以,美债收益率倒挂,一般也被视为美国经济衰退的“预兆”。当然,这只是美债收益率倒挂的其中一种解读,关于美债收益率倒挂,还可以从资金层面来解释,这个我之前有单独分析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地缘经济的影响 总而言之,当前美债10年期收益率,之所以过去两个月一直卡在3%收益率这个过去十年天花板,根本原因是市场大部分资金,并不认为美联储会长期维持在高利率状态,即使短暂激进加息,也会很快在两年后降息回去。 虽然美联储不加息,会导致通胀更严重。但激进加息,并不意味着当前美国的通胀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因为这还得看供应链紊乱和地缘危机的后续发展情况。假如当前世界经济爆发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那样的世界经济危机,并且陷入一个长达10年的通胀泥潭,那么美联储是有可能陷入到一个长期高利率状态。 如果那样的话,3%收益率就不会变成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天花板,反而可能变成地板。这种可能性,我认为是存在的,当然这并不是一定会发生,只是作为一种可能性,需要提防。
虽然过去这20年,世界已经习惯了长期低利率的宽松状态,但这不代表低利率就是天经地义的不可撼动存在。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维持长期低利率,是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和最优解。但问题在于,当前的百年之未有大变局,显然已经不能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思考问题。 今年为何很多专业人士,在判断日元贬值,美债收益率都出现重大偏差。因为他们很多只习惯于从经济学,金融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忽略了当前国际政治博弈和地缘危机对经济和金融环境的重大影响。今年其实是政治经济学和地缘经济学,大放光彩的一年。
1c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