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总监兼基金经理赵云阳也分析,主要还是产品本身的原因,A股纳入的83只ETF中部分工主题ETF,对海外投资者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稀缺性和配置价值的。相比较之下,港株入的4只产品除个别产品在费率上有一定优势外,A股投资者在A股市场可以找到相应的替代性成熟产品。国泰基金也表示,ETF互联互通机制刚开通第一周,交投体量比较小,也很正常。2014年11月沪通正式开通,当月港股通日均买入成交额4.84亿元,日均卖出成交额1.18亿元;2022年6月港株通日均购入77.87亿元,日均卖出70.68亿元。“我们觉得刚开始交投体量小是暂时的,随著出海投教的深入等,过去看我们是比较愉快的。”国泰基金関系者称。南方基金也认为,两地ETF互联互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两地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与融合,资金的流动会更加流畅,交易活跃度自然会上升。因此ETF互通开通后效果一定不会立竿见影,而且需要细水长流,相信跨境投资必将是大势所趋。首周は「北热南冷」北向资金流入と成交额よりも优势を首周成交额结构で见、北向ETF成交相は比南向更活跃。数据显示,7月8日收盘,北向ETF首周交易数据为2.22亿元人民币,南向1.92亿港元,并出现多个交易日“北热南冷”情况。北向和南下ETF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且短期也很难改变,未来北向资金流入和交易金额可能更具优势。南方东英副社长和弦则认为,现在ETF开通时间还很短,现在说哪边成交更活跃得太早。但是,我们认为,投资习惯,比如以海外市场投资者为机构为主,对投资ETF产品,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尽可能地调整和研究,而内地的客户以散户为主,基数大,相对来说更注重交易性,以及市场情绪,政策走向等因素,都会对双方资金流向产生影响。未来活跃,持续向好的“ETF通”成为重要的投资通道,虽然首周交易数据低于预期,但多家公募机构和人士认为,未来将伴随着持续的ETF互通的投资者教育,使用ETF作为投资工具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ETF通”有望成为越重要的投资通道。富国基金王乐乐也认为,“ETF通”未来空间比较大。海外投资者对国内市场的个股了解程度不多,ETF可以比较好的解决个股选择问题,让海外投资者聚焦于国内市场产业变迁带来的投资机会,例如:居民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50的投资机会,通胀上行带来的农业投资机会等。
“我们相信未来ETF通应该会更活跃,特别是如果未来能有更多的ETF被纳入。”南方东英副总裁和弦也称,投资标的的扩容会加大投资人的兴趣,而且由于两地投资人结构,交易规则,产品设计等不同,会随着投资人不断尝试和了解后,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兴趣涌现。 国泰基金表示,互联互通有利于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内地上市的部分ETF有望在未来获得可观的资金流入,尤其是北向资金偏好且在港股市场稀缺的板块,有助于提高A股的国际影响力。 宽基及行业ETF均获资金流入! ETF互联互通开通首周成绩单来了 据基金君了解,不少基金公司旗下ETF首周均有不同程度的海外资金流入,这其中既包括上证50,中证500等宽基ETF,也有军工ETF,消费50ETF等行业主题基金,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则在南向资金流入方面位居首位。 宽基及行业ETF 均获海外投资者青睐 据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徐猛反馈,华夏基金有10只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本周前4个交易日,上证50 ETF作为市场上权益规模最大,成立时间最长ETF,获得最多的资金流入,其次依次是新能源车ETF,芯片ETF,碳中和ETF,创成长ETF,食品饮料ETF等。 持续做好海外客户推介路演工作 在华夏基金看来,ETF互联互通机制给境内ETF带来增量资金,是一个值得长期投入的方向。华夏基金为海外客户服务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ETF投资总监王乐乐也表示,目前已经在和海外的券商,机构投资者进行沟通。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总监兼基金经理赵云阳称,正在积极准备相关推介素材及路演,目前尚处在初期准备阶段。 南方东英副总裁和弦就称,“根据我们多年面对海外客户的经验看来,海外客户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在投资ETF这类产品时,他们注重对跟踪误差,指数风险,组合管理,风险控制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全面考量,而不仅仅局限于指数表现。” 进一步丰富海外投资者购买渠道 在赵云阳看来,相比互认基金,ETF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指数基金的费率相对更低;第二,指数基金非常透明,风格明确,工具属性突出;第三,ETF的仓位通常更高,在上涨中具有仓位优势。主动基金的仓位上限是95%,而ETF的仓位通常都保持在99%以上。另外,作为资产配置的底层资产,ETF产品有其天然的优势。
徐猛也指出,陆港通互认基金以主动型基金为主,相对来说,指数型基金有以下优势:一是ETF交易便利。作为场内可交易的基金,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二级市场买卖,有着更好的流动性;二是,ETF风险收益特征透明,以跟踪指数为目标,每天公布持仓,避免风格漂移;三是,ETF费率低,比主动基金低1%左右。 和弦则提到,ETF通下的被动指数ETF和陆港通互认基金相比来讲更灵活,更容易交易。“客户只需一个交易账户就可以直接买卖,不用逐个产品审批,只要符合标准的产品都可以自动被纳入进来,相对更加灵活。目前,陆港通互认基金的审批时间较长,而且也收到销售渠道等因素的限制,发展需要投入的资源较多。” 王乐乐更是表示,ETF互联互通解决了海外投资者选股的问题以及个股打满上限以后无法投资的问题,此外,海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ETF分享到产业发展带来的趋势性会。 建议多举措提升两地资金互联互通 如何促进“ETF通”两地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提升两地投资者和资金的互联互通,业内人士也纷纷献计献策。 和弦建议,广泛深入的市场教育,让两地投资人更了解ETF通的机制和ETF通规则里的相关产品,能帮助投资人更快的熟悉投资规则和投资标的,参与到ETF通里来。另外,扩大ETF通涵盖的ETF标的,纳入更多的ETF产品,特别是两地市场稀缺的产品类型进入互联互通机制能对ETF通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有序扩充互联互通标的池,力争能够有更多符合要求的特色化,差异化ETF被纳入互联互通名单。二是加强投资者教育,产品宣传与推介。”徐猛也给出了两点建议。 王乐乐认为,推动ETF互联互通发展,核心需要更多海外投资者对国内的指数和ETF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国内ETF互联互通标的。他建议,或许可以定期举办面向海外投资者的ETF互联互通会议,建立一个交流互动平台,这样可以让海外投资者对国内ETF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