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客网络科技网站是什么,你对人情世故有了哪些更真实的看法?
人到中年,你对人情世故有了哪些更真实的看法?
我是70后,曾经也是个梦想能仗剑走天涯的少年,不知不觉间,却发觉自己已是两鬓白发,转眼已是知天命之年,曾经的梦想早已被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代替。
我出生在一个 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平凡的农民,从小家里就穷,而从我们村到学校的路更是遥远到往返14公里,那时的新疆,冬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三十五六度,就这样的环境,上学成了一件最最痛苦的事儿,所以在初中毕业后我就早早的辍学了。
辍学的我其实一直心有不甘,我知道,我不属于这里,我的世界在外面,我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但我在18岁之前从未离开过故乡。多次和父亲协商我要出去闯一闯,但保守的父亲却总是不让我出去,无奈之下,我只能在家帮家里种地,务农。
但是对于知识,我还是非常的渴望,全村同龄的人,每天坚持读书的人也只有我一个了,在辍学后的三年里,我先后读完了四大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简爱》《家》《春》《秋》,而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小说中的孙少平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我没有他的韧劲和毅力,也没有他的格局和境界,但是我有和他一样的梦想的闯劲。
在1997年的初冬,我拿着偷偷地卖了家里大田地里玉米秸的150块钱,瞒着父母踏上了开往省城的夜班车。
记得在我离开的那天,下了初冬的第一场雪,那天的雪下得好大,那个时候,我们这里到省城还没有通火车,去省城必须坐大巴车,坐整整一夜的大巴车才能到达。
买完车票,我的口袋仅剩了58元钱。封闭的大巴车内弥漫着各种味道,颠簸了一路,整整一夜,到第二天早晨天大亮时,我到了省城,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出过村的农村青年来说,省城的一切都是显得那么的新奇,但是,口袋里的钱提醒我,我没有时间观光,也没有时间逛街,我必须在今天解决我的住宿问题。
这时我想到了曾经的一个老乡家的大哥,他最近几年在省城打工,听说干的不错,还好我留了他的传呼号,其实在我出来之前我就想着来省城第一站去投奔他。
我给老乡大哥打了传呼后,很快他就回复了我,并来车站接了我到了他上班的地方。
老乡大哥上班的地方是一家书店,听说在当地挺有名气,书店老板租了一整栋的城市自建房,招了十几个业务员给他到各个单位去推销图书,老乡大哥就是其中的一位。老乡大哥把我带到了老板跟前,说了一下情况年,老板让我留下,住的宿舍是由老板提供,吃饭是由老板雇的厨师每天做饭,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提上一捆图书拿上图书目录单去各个单位的办公室,图书馆推销,没有底薪,提成高达45-55%。听说没有底薪,我有一点点担心,但是初来乍到的我也别无选择,只能先留下来。然而,后来事实证明我真的想多了,在45%-55%的提成面前,底薪简直不值一提。等这一切都安顿好后,由于家里没有电话,我给邻居家打了个电话,让转告我父母亲,我已安全抵达省城,并和老乡大哥在一起,让他们放心。
第二天早晨,我就开始了我的推销员的工作,每天提着一大捆图书穿梭在省城的大街小巷,由于不熟悉道路,我前期只能全部靠步行,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我了解了全市的公交线路,也摸清了各大厅局级单位的门,一个月,我穿了三双皮鞋,鞋底全部磨穿。然而,天道酬勤,到月底发工资时,我才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结算工资时,扣除我当月的食宿费,到手的工资是3875元。当时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要知道,在97年,我们这里的工均工资也不过是四百元而已,而我一个月就赚了一个工薪族一年的工资。那天,我请老乡大哥吃了饭,并且还了买皮鞋借他的100元钱,吃完饭,我也给父母汇去了我人生中挣的第一笔钱,1000元人民币。那年我21岁。
就这样,我在这家书店干了三年,在这三年里我也参加了夜大学习,拿到了自己的大专毕业证书。我深知在未来没有学历是行不通的。后来发生的事儿也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
任何暴利的事情,干久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从而产生内卷,图书行业也一样,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闯入这个行业,开始了打折促销,图书的利润也是越来越薄,而此时电脑已经开始在各个单位慢慢普及,我知道,这个行业长不了了。
2000年的春天,我接到家里的电话,父亲生病了,坐骨神经痛,无法下床,而此时的哥哥也早已分家另过,家里的地没人种了,为了照顾父亲,我不得不返回家乡,哪时的我,已经存了五万块钱了,我想带着这五万块钱回家乡照顾父母,在家乡创业吧!也就在那一年,我回到了家乡,并于次年结了婚,结完婚后,我手头还有两万多元。
在那个全村靠种地生存的年代,我打算用这两万多元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我开始在老家养猪,那个年代,每家喂的猪都是喂草,喂玉米,一喂就是一年,每家基本就喂三五头,而我建好圈舍后,一次性能养50头,我买来科学养殖的书籍,按比例配比饲料,饲料中加入豆粕,鱼粉,骨粉和各种微量元素,这些在现在看来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村民的眼里就是不可思议,给猪吃这么好。
四个月后我的第一批猪出栏了,这在村民的眼里也是不可思议,要知道他们养一年才能出栏的猪现在让我四个月就养出栏了。40头猪,去掉仔猪和饲料成本,一头我净赚130元,也就是说四个月的时间,我养猪赚了3900元,这和我做推销员的收入是没法比,但在当时的农村来说,种一年地也不过收入个五六千元而已。
就这样,第二年开始我又扩大圈舍,借民间贷款扩大养殖,第二年我又赚了四万余元。而此时父亲在我们的精心照料和四处求医后,也已恢复正常。此时年轻的我开始膨胀了,不听父亲和妻子的劝阻,又借款盲目扩大,俗话说的好:人狂必有事儿。那一年,一场猪瘟,加上非典,肉价一路下跌,而我猪场的二百多头猪无一幸免,全部死亡,常常是一夜醒来就有十几头百十斤的大肥猪死亡。那一年,我彻底陷入困境,负债累累。也就在那一年,让我尝尽人间冷暖,看清世态炎凉,村里最好的朋友和自己的亲戚都在冷眼看我的笑话。那个春节,是我此生最难忘的一个春节,而此时我的孩子已经两岁了,除夕夜,看着餐桌上寒酸的几个菜和两鬓斑白的父母,还有陪我风风雨雨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孩子,我的心中翻腾着百般滋味。
过完春节,我把家里的12亩土地租给了别人,还了朋友的两千块钱后,仅剩了一千二百元钱,就揣着这1200元钱,我又一次离开了故乡。
新疆的春天来的总是很晚,那一天,天灰蒙蒙的,我留下两岁的孩子,带上妻子再一次踏上了开往省城的长途汽车,来车站送我的只有姐姐,汽车慢慢的开动,透过车窗,我看到了姐姐眼中的泪水,而此生对我帮助最大的也只有姐姐了,就在昨天晚上,我知道舅舅家在请客,请了村里所有和我年纪一般大的年轻人,而。明知我今天要走,却唯独没有请我,从那一刻我告诉我自己,我一定要活出个人样儿来。
再次踏上省城的土地,对于做了三年农民的我来说,多少有些陌生,而此时的钱已经不再象前些年那么好挣了,我带着妻子,在城中村找了一间12平米的自建房,以每月300元租金安顿了下来,这里就成了我以后的家了。
妻子是个很老实的人,第二天,我带她到出租屋附近的超市找了一份导购员的工作,月薪600元,先给她找工作是怕她对省城不熟悉,我如果先找到工作就没时间陪她找工作了,安顿好了妻子,我开始给自己找工作,三天后,我顺利的进入了一家食品公司,做了一名KA主管,底薪1000元+提成。
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还不足2000元,每月除去房租,生活费,给父母寄完生活费和孩子的幼儿园入园费后,所剩无几,对于负债十几万的我来说,连利息都不够,我陷入了焦虑之中,妻子过生日,我甚至连给她买只鸡的钱都没有,而此时,村里全面传着我在省城做传销的消息,那年冬天,打工的哥哥经过乌鲁木齐来看我,我请不起他吃顿好的,兄弟俩只是简单的只了顿烤串,两瓶啤酒,就算是把哥哥招待了,在他临走时,我想给父亲买条香烟,但是我摸摸口袋,口袋的钱只够买三盒香烟的钱了,于是我买春了三盒香烟,一盒给了哥哥,两盒让他带回去给爸爸,那一夜,我一夜未合眼,在妻子睡去后,我哭了。
最难忘的是那第一个春节,我回到老家过节,口袋里没有钱,还有债主上门讨债,回到村里,村里人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在外面挣大钱了,现在工资一个月多少钱。”我知道,这话里满是嘲讽的藐视,但我只能忍着。
过远春节,我和妻子再次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此时的我,对于销售工作已经熟悉了很多,我知道,我不能再在这个公司干下去了,如果继续干,可能这一辈子也不能翻身了。回去后,我一边上班,一边到处看招聘信息,两个月后,我看到了沿海某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在招驻我们当地医药代表,我便去应聘,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非常顺利的通过了应聘,成功成了一名驻当地的医药代表,并且是常驻我家乡那边的城市,待遇是我现有工资的三倍,还有五险一金,并且报销房租和交通,通讯费用。
那个夏天,我回到了家乡所在的城市,离我老家也就是五十公里,我基本每周都可以回家,而且可以把孩子带到身边。穷怕了的我此时象疯了一样地背着包穿梭于当地八县一市的药店,医院,天道酬勤,我连续两年成为了公司西北大区的销售冠军,两年时间,我还完了所有的外债,也得到了公司的认可,提升我为我新疆区域经理,带领22个人的团队,而待遇也由以前的月薪改为了年薪10万元。
那时的房子还没有涨价,一年后,我在城里有了自己的房子,而奇怪的是,这时再回村里,再也没人问我工资多少了,春节回到老家,来拜年的人也多了,请客的人也有了,这时我真正的知道了老人说的那句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如今离开家乡已有17年了,父亲也离开了我,我把母亲接到了城里和我一起生活,而我也在城里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自己的事业,再回故乡,感觉就是客人,每个村民都是客客气气,我不知道他们的笑背隐藏的是什么,但是经过那些年的难,让我知道了人性,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雪中送炭,有的只是锦上添花。
如今的我已近知于命之年,对于生活中的人情世故,早已看透,闲暇时,只想在家陪陪母亲,陪陪妻子,早已放弃了各种社交,对于同学聚会这样的场合更是不愿参加,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你认识任何人,有什么样的贵戚也不如自己强大,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会有更多的人脉,资源向你靠拢,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没有哪一个人希望你过的好,特别是比他过的好。
和任何人打交道也就是点到为止,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朋友,有的只是利益的交换,当你有用时,遍地是朋友,当你没有了利用价值时,谁也不认识你,有那参加聚会,喝酒吹牛的时间,不如陪陪父母,陪陪妻子,与其参加聚会掏那个AA的钱,不如给妻子买点儿好吃的,此生除了父母和妻子,兄弟姐妹,其他的都TM是扯淡的,只要你有钱,全天下都是你的朋友和亲戚。
都有哪些特征?
1.整个人黯淡无光,穿着旧款式颜色淡去的衣服,毫无靓丽风采可言,没有漂亮的裙子,有的只是一柜子廉价的地摊货比如说短袖裤子。
2.脸色蜡黄粗糙,皱纹多,皮肤不光滑,容颜衰老快,双眼无神采,双手黝黑粗犷,一看就是常年做家务磨砺出来的。
3.房间桌面上只有超市的润肤露,没有保养品,更惨的连粉底眼影口红都没有,女人不能这样糟蹋自己的脸,保养品和口红是必须要有的。
4.每天忙忙碌碌,整天就知道围着家务、老人孩子、丈夫转,没有自己放松心情的私人时间,在繁忙的家务劳动中蹉跎自己。
5.出门从来没有像样的包包,都是背着帆布袋去买东西,或者一般的布袋。
6.头发永远是凌乱散发的,从来没有好好把头发梳整齐,将头发护理好。
7.家里的钱永远要掰成4瓣花,能省就省。买菜哪怕是可以便宜几毛钱,也得和老板费劲讲价。
8.不舍得对自己好,看到女儿买的昂贵化妆护肤品给自己,总是说女儿乱花钱,自己没必要用这些贵东西。
9.身体十分臃肿肥胖,估计是每天家里的剩菜剩饭舍不得扔,全让自己给吃了。
10.每天辛苦做饭给家人吃,结果自己zui后一个上饭桌吃饭,还得要收拾残余,洗碗。
11.每个夜晚里,zui后一个洗澡的人永远是她,末尾关灯进房间里的人也是她。
12.从来不穿高跟鞋,因为没有机会悠闲地在街上逛着,她总是穿方便快速行走的布鞋,这样可以方便背东西,方便节约时间,让自己走得更加快。
13.从来没有进过美容院按摩院,修脚采耳店好好放松自己,让自己精致打扮。
14.没有娱乐活动,没有朋友聚会,一下班就是去菜市场买菜然后回家,周末也不出去放松,就是待在家里。
15.极少出远门去外地旅游,因为怕花钱,怕累、怕麻烦。
16.没有漂亮的首饰,比如说手镯、项链、戒指、耳环,可能因为不舍得花钱买这些没有实际用处的装饰物吧。
17.衣服都是在菜市地摊买的,或者在街边的帐篷摊位买的,衣服能穿就行,至于款式是否洋气,是否让自己提升气质,她一律不在乎。
18.家里的冲马桶的水都是洗菜刷牙洗脸的水,为了节省钱,少交些水费。
19.就算自己会开车家里有车,也从来不会轻易开车出门,大雨或者路途遥远也都是电动车出门,结果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
20.不用手机支付钱款,就算支付也是用零钱包,手机里不绑定银行卡,生怕花钱太快。
21.大热天为了省电,不开空调,即使自己已经满头大汗了,还是委屈着自己吹风扇。
22.总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吃,自己吃那边角料和有瑕疵的地方。
23.即便自己家里烦心事多,但只要一出门总是笑脸相迎,语言和善。
24.不轻易和别人发脾气,不在人前失了自己的面子,对自己没有多好,但是招待客人倒是里子面子都做好了。
25.每个月只要一发工资,就会分出一部分款项存进银行。这样心里才会踏实一点。
26.家里的大电器如果要更换,她一定是会多走多看,不会嫌累货比多家店,觉得最便宜以后,后面才决心买。
27.没有做过发型,没有好好给自己设计漂亮的造型,对于外在她总是无所谓。
28.每天只管吃饱穿暖睡好就可以了,塑造身体的运动一样也不感兴趣。比如瑜伽、跑步或者拳击、马拉松。
29.明明自己才30多岁,每次出去却总被人叫做“大妈”。
30.在一些活动场地,会变着法地问工作人员要纪念品,不止要一份是非常多。
31.对于任何免费的东西,她都非常兴趣要拿到,并且多多益善。
32.牙刷毛巾这些用品都要用到脱毛、烂掉才肯扔掉。其实牙刷2至3个月就得换了。
33.快递纸盒,用空的瓶瓶罐罐全部都堆积着,等着一起卖钱。
你们有什么浪漫的故事发生吗?
长途火车上,你们有什么浪漫的故事发生吗?肯定有啊,毕竟坐了那么多次火车了。但我要讲的故事并不属于我的,是我看 ̄  ̄)σ别人的,当然你也别想歪了不是什么艳遇,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来看看或许我的浪漫和你的还有点区别,请抓紧扶好,我发车了。
1:故事背景讲故事没有背景介绍就好比,一道美味佳肴没有好的装盘,很难给这道菜加分一样。故事发生在成渝线上的一趟火车上,时间大概是晚上十点左右,地点在硬座车厢,车厢里人比较多,基本是满员。就在这会儿我发现了很浪漫的一幕,这一幕是属于一家三口的。
2:一家三口的浪漫有人说普通的家庭有的就是普通的生活,普通的生活就是不停的重复,不停的重复哪会有什么浪漫可言。但在我看来平凡的生活中,就有平凡的浪漫,可能不是很绚丽多彩,但也有特别的风味。
话说来这趟列车上,本次故事的主角是一家三口人,父母带着一个小女儿,小女孩大概一米高的样子,其中有两个座位小女孩没有座位。晚上十点了大人们状态还好有说有笑,可小女孩却已经困得不行了。这时母亲把小女孩抱在自己的怀里,哄着孩子睡觉。坐过火车硬座的朋友都知道硬座车厢里面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到晚上相对还会比较闷热。这时我注意到母亲抱着小女孩儿,不到十分钟已是满头汗水。随着就观察到母亲不停地用手或纸巾擦拭自己脸上的汗水。我感觉孩子已经睡着了但母亲还是没有把小女孩放下来,让她自己睡,就这样一直抱着了。
不知不觉过了快一个小时,时间也悄悄的来到了11点多。这时候车厢里面基本上大部分人都已经开始准备睡觉,小女孩的父母也一样。刚开始母亲坐的位置是靠窗边的位置,父亲则是坐在过道上的座位。夫妻双方看了一下彼此,心有神会的调换了一下位置,小女孩的父亲坐到了靠窗户的位置,母亲坐在过道的座位上。我开始也好奇,靠窗的位置不应该是,比较好的座位位置吗?为什么要调换一下呢?结果不出所料。他们调换的目的是让父亲坐在靠窗的位置而母亲则靠着父亲这温暖的臂膀睡着。这个画面甚至有些搞笑,母亲抱着小女孩靠在父亲的身上,就这样睡去。显得座位如何拥挤,却又显得这个家庭如此和谐。我想请问一下,这算不算浪漫?
3:浪漫也有身边最平凡的照顾第二天醒来,我看到小女孩儿是早早起来,在车厢里来回跑动,可能她睡得比较早,睡得比较安稳,所以休息的比较好,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也比较佳。所以一大早起来就看到小女孩儿在硬座车厢里面跑过来,跑过去。我想这时候有人就说大清早的跑是不是感觉挺讨厌的?毕竟别人都还在休息,没有几个人真正苏醒过来。对是的,确实挺不礼貌的,就在这时又有一幕浪漫的事情发生了。在小女孩儿来回跑的过程中,列车乘务乘务员看到了。他询问了一下小女孩儿父母的位置,然后看到小女孩儿的父母还在睡觉。于是就带着小女孩儿在那边玩。因为早上没有乘客需要服务,所以他就带着小女孩儿在车厢里面一边视察工作一边帮忙带孩子。这个列车员是个女生,很漂亮那种。直到小女孩儿的父母,睡醒过来。列车员才将小女孩儿交给她的父母。彼此也没有多说什么,就相视一笑而已。我觉得这样才是浪漫的故事。你觉得呢。
历史上有哪些大案要案?
2010年12月27日,中国渔船“鲁荣渔2682号”搭载33人从山东起航。8个月后被救回,靠岸时只剩11人,20人被杀,2人失踪。“淘金之旅”为何变成“死亡航线”?“鲁荣渔号”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起初的口供中,11人都坚称他们是清白的,但是在后来的审讯中,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这11个人的双手都沾了血。
原本一群相依为命的船员为何反目成仇,在茫茫太平洋杀害了22名同胞?
这是中国远洋史上一次惊心动魄的杀戮,有人调侃说,这艘渔船像是一部浓缩版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它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性的弱点。
这艘渔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一切还要源于一个名叫刘贵夺的人。
刘贵德是黑龙江人,在乡邻眼中,他之前是一个在建筑工地和养养殖场卖苦力为生的农民。见到认识的人就热情打招呼,特别会来事儿。
刘贵夺十五六岁就辍学打工,一直没有任何犯罪记录。在上鲁荣渔号之前,他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十几年,但是只有过两天的出海经历。
“淘金之旅”起航2010年12月27,鲁荣渔号远洋渔船搭载33人,从山东荣成石岛码头起航,前往东南太南太平洋的智利、秘鲁海域钓鱿鱼。
这一年,山东的鱿鱼批发价从09年的五六上涨到10元左右,受到价格的影响,鱿鱼供不应求。
按照这批船员和水产公司签订的合同,他们会在海上呆两年,每年的工资是45,000元,除此之外还有提成,每钓一吨鱿鱼,奖励400元。照这样计算,两年回国后,他们最少能拿到10万元的工资,这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谁也不会料到,这竟是一段死亡的旅程。
船员们大都来自东北,内蒙古等地。船长李承权来自大连,是这艘渔船的最高领导者,其他的一些管理层也都是他的亲戚朋友。
船员中还有两个小团伙,一个是以刘贵夺为首的东北人为主,一个是以巴德为主的内蒙人为主,还有一些船员上船时没有加入到这两个团伙,属于中立派。
这些船员的工作就是钓鱿鱼,然后再装箱冷冻。他们中出过海的只有10来人出过海,像这样的远洋航行,船长李承权也只有过三次。33人中,有18人不仅是第一次出海,而且连船员证都没有,甚至有人还不会游泳。
由于鱿鱼有趋光特性,夜晚看到灯光,才会靠近渔船,所以钓鱿鱼的工作只能在晚上。大的鱿鱼有一两百斤,拖到船上往往会使人精疲力尽。
然而管理层却对船员们冷血无情,船长李承权更是脾气不好,平常船员干活稍微慢一点,他就骂骂咧咧,有时候甚至会动手。最累时候,两夜一天都无法休息。有船员和厨师长发生冲突时,不但被扇耳光,还被逼下跪。
2011年2月2日,农历大年三十。船员们纷纷通过船上的卫星电话向家人报平安。除夕之夜,8个热菜全都是肉菜。
有一位叫马玉超的船员,刚从大学毕业,全部船员就他学历最高。他安慰母亲说:“你就当我又上了两年大学。”
刘贵夺这些船员中产量最高的一个,总能钓到大鱿鱼。面对这种又脏又累而且没有尊严的工作,唯一让他们坚持下来的理由就是两年10万左右的工资。可在2011年5月16日,一切都变了。
一纸合同,争议四起这天有两名船员生病了,实际上是劳累过度,但是船上没药品可以医治。船长却说等待其他渔船将二人带回国,并且停发工资。在谈到劳动报酬时,双方发生了争议。
船长说,起初和公司签订的合同是每人给保底工资45,000元,但前提是“如果没钓到鱿鱼”,如果钓到了,就按照第二种方式计算,每人每月给1000元工资,外加400元的每吨奖金。所以船员们一直以为,保底工资是45,000外加提成,可实际上他们中了公司的圈套。
刘贵夺脑瓜子比较快,照这样计算的话,他三个月产量一共是14吨,可以拿到5600元,再加上3000的基本工资,总计8600元,平均下来每月不到3000元。他在上船前还找公司预支了165条香,价值2万元,加上其他在船上赊欠的费用。
他恍然大悟,照这样干下去,别说赚钱了,回去搞不好还要倒贴,这让让他十分气愤。原来,公司在合同上动了手脚,把他们骗上了船。
于是“公司用假合同骗人上船”的消息慢慢在船员中散播,不满情在私底下相互流传和影响。一场巨大的阴谋逐渐在船上弥漫。
罪恶计划,悄然萌芽首先是以包德为首内蒙人,他们找到船长要求回国,但是遭到了拒绝。船长李承权告诉他们,因为他们没有船员证,出海打鱼就是黑工,回国的船只是不可能带他们走的,所以现在他们不干也得。包得也知道刘贵夺也十分不满,所以两伙人开始商议劫船回国,找公司打官司。
刘贵夺钓的鱿鱼最多,如果他都不干了,别人很有可能加入他们的劫船计划。于是两人开始合谋,拉拢其他的船员加入他们的队伍。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劫船计划,但是没有人向管理告密。
密谋的劫持者,浑然不知的管理层,等着看戏的中立者,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其中船上唯一的大学生马玉超说,他不会参加行动,但会帮忙计算油耗,保证轮船有足够的燃油返航。
刘贵夺对行动的每个细节都做了充分的考虑,一是等到渔船加满足够的燃油才能行动;二是必须破坏船上的通讯设备,防其他渔船靠近;三是藏起厨房的菜刀,防止厨师长夏齐勇夺刀;四是他们这些对轮船一窍不通的人,需要技术支持,不然抢了渔船也回不去。
疯狂杀戮,拉开帷幕6月初,鲁荣渔号在秘鲁海域的一个港口加满了整箱油。以刘贵夺、包德为首的9人团伙开始了劫船行动。
他们先挟持了船长李承权,威胁他返航。在遭到殴打并身中一刀,李承权被迫答应返航,他用卫星导航设定了回国路线。
听到动静的厨师长夏齐勇,出来叫嚣,要求见船长,态度很嚣张。在这个中年人的眼里,这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只是一时冲动,不足为惧。正是这份嚣张,让他成为了第一个被杀者。
曾经被厨师长逼到下跪的船员,看到他此时依然如此嚣张,直接用刀捅了上去,在争执的过程中,刘贵夺又上前补了几刀,最后厨师长被扔进了海里。接着他们又把闻讯赶来的副船长控制在驾驶室。
由于鲁荣渔昊的通信系统,定位系统统都被关闭,远在中国大陆的公司误以为渔船失踪,立刻将情况上报。中国派出12艘船只,开始在智利海域开展拉网式搜索,智利军也派出巡逻机参与搜寻,但鲁荣渔号是始终音讯全无。
2011年7月9号,失踪渔船现身。那是因为刘贵夺忍不住用驾驶室的卫星电话给女朋友韩某数次打电话。这一通话迅速被发现,经过密切跟踪,累计进行通信呼叫110多次后,北京海事卫星地面站于7月9日8:30终于与船长李承权取得联系。而被控制的李承权称,一切正常,已在夏威夷附近海域,正在向国内返航,随即挂断了电话。
航标指向中国大陆,鲁荣渔2682号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成为太平洋上一艘孤船。这个时时候,杀戮才刚刚开始。
在厨师长死后,刘贵夺对渔船实施严密的管控,没收船上的所有刀具,并安排值班。看住全部船员,不许他们和船长联系,防止他们放救生筏逃跑。原本压抑的气氛变得越发紧张。
劫船者中的一个老船员说:”在海上,船上少了一个人,这是很平常的事,就说被风刮到海里或者失足掉下去了。”这些说辞表面上是为缓解所有人的心理压力,而事实上,他们最担心的是谋反。
刘贵夺和包德等人此时站在同一条线上。除了中立派,最有可能反抗的是管理层。刘贵夺喜欢察言观色,通过一段时间观察,他发现了三个问题。轮船的油耗突然剧增;辅机突然少了几;管理层和几个船员经常说悄悄话。这时有人向刘贵夺告密,说管理层有几个人准备反抗。
刘贵夺和包德商量后,决定将他们除掉,并做了详细部署。在行凶之前,又加入两个新人。包德威胁说,如果不参加,把他们扔进大海。
2011年7月20日晚,刘贵夺将轮船音乐调到最大,在高亢的音乐中,开始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天晚上,大学生马玉超亲眼目睹了这场集体凶杀案,受到惊吓后,他精神崩溃,失踪了。
刘贵夺见马玉超失踪后自言道:“他咋跳海了?我没打算要杀他。”
2011年7月20日凌晨,他们又除掉三个和管理层有密切关系的船员。其中有一人是曾经向刘贵夺告密的人,因为他替管理层说了几句好话,便被多疑的刘贵夺怀疑,起了杀心。
临时起意的杀人计划,让刘贵夺等人明白,回去肯定是不行了。于是刘贵夺提议,卖掉船上的鱿鱼,逃亡日本,他说自己在日本有朋友。
劫船团伙,内讧四死此时的包德因为刘贵夺一人独断专横而心生不满,但是真正引发两人内讧的是,刘贵夺让所有人都给一张银行卡上打5000元,作为逃亡经费,而持卡正是刘贵夺的女友韩某。
本都是家境遇不好,出来打工的人,5000元也不是个小数目,没有几个人能拿出来的。最后只有两家往卡上打钱,刘贵夺最终只收到1万元。这引起了包德的怀疑,卡在他手里,他说多少就是多少?两人的矛盾无法化解,于是包德先起了杀心。
包德决定先策反刘贵夺的心腹黄金波,这也是他在船上犯下的最致命的错误。虽然黄金波同为内蒙古人,但是包德低估了他对刘贵夺的忠诚度,黄金波转身就向刘贵夺告密。
刘贵夺决定先下手为强,但是包德等人比较凶狠,而且体型彪悍,真打起来,刘贵夺不是对手。于是他决定先找船长李承权,告状说劫船是包德的主意,杀死管理层的人也是包德自作主张。并特别强调,副船长也是包得带人所杀。
副船长和李承权关系很好,感情深厚,是多年好友。有可能是想为好友报仇,也有可能是目睹其他人被杀的惨状。船长立刻同意加入刘贵夺团伙,除掉包德。
接着刘贵夺找到包德,对他说:“船长同意加入我们,让他也沾沾血。”包德信以为真,还把自己的刀给了李承权。包德随后被埋伏的人捅伤,丢入海中。包德的两个死党躲在宿舍里,没有一个敢动,也自知生还无望,先后跳入大海。随后,刘贵夺又逼着一个内蒙的老船员跳海。至此,内蒙派核心成员逐一被杀殆尽。
刘贵夺向来做事做透做绝,杀心一起就一发不可收拾。他还怀疑之前打款的两人与包德有联系,被他叫出宿舍,令众人乱捅,浑浑身鲜血的二人无奈跳海。
刚结束完内讧,剩余的人已经疲惫不堪,收拾了一下,便很快入睡。
渔船故障,被迫求救次日,船长李承权发现船底的总阀被人为打开,渔船开始进水,失去动力,船身也已经倾斜,随时有沉船的危险。知道总阀的位置的只有管理层的两人,一人已被杀,一人失踪。
刘贵夺和船长此时只能发求救信号,并开始组织人自救。当他们把船稳定之后,发现有4个人趁乱自制木筏,穿上救生衣,已经逃出几十米远。但由于洋流的题,木筏又漂了回来。
刘贵夺让人拿出上百个钓鱿鱼的铁坠,向4人砸去,他们很快被砸得血肉模糊,其中只有一人被刘贵夺发话捞了上来。船长李承权对刘贵夺说:“救援马上就要来了,有两人没沾血呢。”被捞上来的那个人又被没有沾血的两个人扔进了海里。至此,龙渔号渔船剩下11人,而且全部背有命案。
2011年7月29日,失去动力的渔船被日本方面发现,之后通知中国渔政拖回港口。2011年8月12日,鲁荣渔号被拖回山东荣成出港码头。
滂沱大雨中,岸上早有一大批警察在严阵以待,武警持枪进入船舱接人,11部警车将他们逐个接走,单独审讯。
血色航线,真相大白这11人早在上岸之前就结下“攻守同盟”,煞费苦心地编造包德劫船杀人,并带领部分船员逃亡日本的谎言。但是警方根据船上大量的血迹和DNA比对分析,最终让他们的谎言不攻自破。
33人出海,22人被杀。五人被判处死刑,其他六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至此,震惊中外的鲁荣渔号惨案大白于天下。
血的教训“鲁荣渔3682号”惨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远洋史上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影响最为恶劣的劫船杀人事件。
一群为生活打拼,原本老实巴交的渔民,却为了蝇头小利,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目无法纪,残害同胞,生生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鲁荣渔3682号”惨案将人性的弱点和罪恶暴露无遗,也让我们得到了血的教训。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唯有遵纪守法,才能活得潇洒!
关于【快客网络科技网站是什么】和【你对人情世故有了哪些更真实的看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