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项公告暴露了基金公司的价值。
6月28日晚,中信证券宣布已收到天津海鹏的来信,提议同意以4.9亿美元的拟议对价转让其在中国资产管理公司10%的股份。与此同时,中信证券表示,它有优先购买权购买相关股份,但在董事会审查后决定放弃。
根据交易价格,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整体估值为49亿美元,约合327.98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国资产管理公司2021 23亿元的净利润计算,中国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最新交易估值约为静态净利润的14倍,低于之前的股权转让估值。
事实上,今年以来,基金公司股权转让频频发生,很多基金公司的股权转让溢价已经超过100%。
与此同时,中信证券对四家基金公司进行了具体估值,最高市值达到1000亿元。这四只公共基金分别是易丰达基金、广发基金、汇天府基金和东正资产管理公司。2022年相应的合理市场价值范围分别为653亿至1061亿元、375亿至610亿元、488亿至793亿元和168亿至273亿元。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上一次估值超过300亿美元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
数据显示,成立于1998年的中国资产管理公司是中国首批公共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中国资产管理公司与南方基金、博世基金等10家知名基金公司一起,被称为市场上的“老十”。
截至2021年底,中国资产管理公司母公司及子公司管理的资产超过1.7万亿元,其中公共资金10383.75亿元,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6232.32亿元。
从盈利能力来看,2019至2021,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77亿元、55.39亿元和81.5亿元,净利润12亿元、15.98亿元和23.12亿元,整体增速分别为101.5%和92.5%。
根据交易价格,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整体估值为49亿美元,约合327.98亿元人民币。最新交易的估值约为静态净利润的14倍,低于此前的股权转让估值。
在本次交易中,麦肯锡投资有限公司给予了11.5亿加元的对价,折合人民币约59.9亿元,此时,中国AMC的整体估值约为431亿元,较最新估值超过100亿元。
根据资深行业分析,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最新股票估值低于上次。受转让方影响,存在明显的估值缺口。总而言之,这是一笔不错的交易。
基金公司股权转让频繁
今年以来,基金公司股权转让事件频频发生。
6月24日,大恒科技宣布,公司拟出售诺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权。鉴于此事目前处于规划阶段,需要后续审计、评估和其他演示程序,公司拟以不低于10亿元的最终价格出售股份。
暖基金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截至2021年底,暖基金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3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长14.25%;净利润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6%。
根据诺亚基金2021净利润计算,大恒科技对诺亚基金估值50亿元,交易估值水平为16.4倍。
今年4月,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宣布转让富国银行16.675%的基金股权。受让人是富国银行基金的股东山东国际信托。16.675%股权的相应转让价格为40.39亿元。
根据披露的信息,去年11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富国银行基金全部股权账面价值为66.74亿元,评估价值达到242.21亿元,股权溢价率超过2.6倍。
根据海通证券2021年报,富国基金2021实现营业收入83.06亿元,净利润25.64亿元。根据2021的收益,富国银行基金的交易收益不到10倍。
最高估计为1000亿元
华南某公共基金的一位人士认为,基金公司股权转让的合理估值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对转让人的分析需要考虑其是否受控。不同受让人的估值存在差异;二是标的物的转让,以及如何考虑标的物转让的经营情况。
根据其计算方法,2022年E基金、广发基金、沪天富基金和通正资产管理的合理市值范围分别为653-1061亿元、35-61亿元、488-793亿元和168-273亿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