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有综合执法人员,乡有监督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保护队伍基本建立,路产得到有效保护。爱路护路的村规民约制定率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公路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依托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输“一网一平台”智能化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江苏省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公路资产数字化工程监管精准化路网监控可视化养护管理智能化运营服务优质化决策分析科学化。
农民因为有了道路而更加富裕。
“通过直播,今年销量有望增长40%。”在无锡阳山镇火炬村“桃子创客”电商基地,村民陆昱霖拿起计算器,仔细计算后说。
农产品快速产业化电商化的背后,密如蛛网的农村道路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盘活了农村的特色资源,成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
江苏省加快农村公路与经济社会融合,率先创新,形成以苏州南通盐城沭阳溧阳为代表的“农村公路产业旅游电商生态文化”品牌模式,在全省82个涉农县率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公路品牌;建成奉贤如皋杜妍等13个农村物流示范县,率先实现县级农村物流中心覆盖率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
如今,江苏的“四好农村路”已经成为盘活农村资源优势的“振兴之路”。农村公路建设使农村特产和乡村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农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76%,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54%。到2021年底,全省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68万元。
同时,各地积极开发“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3.69万个,拓宽了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例如,南京市溧水区景桥镇试点“合作社农户”公路养护模式,委托山治村南京石岩农田股份合作社进行辖区内135公里农村公路的日常清扫。十堰农田股份合作社专门成立了农场道路管理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20个就业岗位,年人均收入6万元。盐都区“四好农村路”建设以来,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350户农民已获得工资7600万元,年人均收入约3.1万元。
发表评论